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社會

在FB上看到關於健保的三分鐘簡介

雖然看完我想也超過三分鐘了

不過假如內容是正確而且是有根據而無誤的

也難怪了 新聞一 新聞二 新聞三 新聞四

貼了這麼多關於護士荒的新聞

我突然不曉得自己想講的是健保本身還是延伸到護士荒的問題

依我粗淺的意見 我在猜想 護士荒能從我國中鬧到現在

這麼長的時間仍然無法解決 那我會猜這是結構性的問題

癥結可能在社會風氣或制度上 或是這麼說 因為健保制度所導致的社會氛圍

 按照台灣政治人物不敢得罪選民

甚至是不敢堅持自己意見 為選民說明 做適當的事的必要及原因

反例是孫運璿當初排除眾議在堅持蓋第一條高速公路後堅持蓋高鐵

帶動台灣經濟發展

像這樣的的政治家(而非政客)、技術官僚已經是過去式了

不過君子慎獨 孫運璿雖然有卓越的遠見 過人的勇氣 閃耀的智慧

我在猜想 可能是因為澎沛而專業的知識量致使他有自信去執行每一項政策

當然因為孫院長重視經濟甚於環保的關係 導致台灣目前仍背負著環保債

但我一廂情願的相信 智慧權威如孫院長 未必不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只是國高中課本中所提到的機會成本 或是哲學中的 理性選擇

 抑或一如前篇美牛新聞中所提到的 風險

我相信這是當時因為抗戰失利退守台灣的人們不得不的決定

除去這個小瑕疵 孫院長以近乎完美的姿態完成了他的歷史任務

我認為 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在於 政治家的內心有他自己的堅持 不容挑戰的底線

而政客沒有 但如何去區別堅持與頑固 如何去取得平衡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難了些 我是小人物

這答案對我來說沒有切身需要 我就不考慮了

孫運璿另一項值得人讚賞的地方是他的操行

但通常操守好 不願意收受回扣的通常都會有點自戀 驕傲 剛愎自負

一如老殘遊記所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

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為剛愎自用,

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我在猜測 孫院長如此 楊志良亦是如此 他們的勇氣是否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取決於他們的行事的態度以及對於事物的瞭解是否全面而專業

他們本身就是在該領域的專家 亦或是他們在其他領域會尊重專業意見

而老殘遊記中所提到關於清官的態度

一如媒體所擅長挑動的正義心態 以著自以為是的狹隘正義去滿足民眾的快感

不但資訊不全 風潮一過便消失歷史塵埃中 很少人能夠繼續持續關注

與其說是正義 不如說是自我陶醉

例如健保雖然年年虧損 但是能在健保局工作的人員還是能夠領一大堆年終

因為事務繁多 工作確實勞累 但是此新聞一但傳出卻容易遭媒體妖魔化

導致民眾幹聲一片 除了消耗社會成本 事實上我認為此類新聞沒有什麼價值

是這樣 群眾如同水流 在必要時 如公投那刻 人人都能成為影響歷史的英雄

而細流會聚成渠 河流為河海 而磅礡水勢方向要往哪個方向走

下決定的終究是承載上操舵的從政者 羅盤是天地良心

媒體與政治人物擅長煽情

而做秀的立委與缺乏專業知識的記者結合 煽動群眾的能力簡直天下無敵!

真正的問題被忽視了 社會進步停滯不前

護士荒的問題恐怕還會持續很久、很久。


ps.立法委員在質詢行政人員時的能力大抵如此:點開如圖

由下數一階以上(包含一階) 由上數三階以下(不包含三階)

而我們將會發現 其實能夠擔任立法委員的人 跟小朋友沒有什麼差別 (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